理論研究階段: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。由于當時國家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,我國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基礎理論的研究,在機器人造助學、機構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,為后續工業機器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礎。
樣機研發階段: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。隨著工業發達國家開始大量應用和普及工業機器人,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研究得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,國家組織了對工業機器人需求行業的調研,投入大量的資金開展工業機器人的研究,進入了樣機開發階段。
示范應用階段:20世紀90年代。我國在這一階段研制出平面關節型統配機器人、直角坐標機器人、弧焊機器人、點焊機器人等7種工業機器人系列產品,102種特種機器人,實施了100余項機器人應用工程。為了促進國產機器人的產業化,在90年代末建立了9個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和7個科研基地。
初步產業化階段:21世紀以來。《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(2006-2020年)》突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這一條主線,著力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,加快促進企業成為創新主體,大力倡導企業為主體,產學研緊密結合,國內一大批企業或自主研制或與科研院所合作,加入工業機器人研制和生產行列,我國工業機器人進入初步產業化階段。